人流密度:根据实时人流数据调整,高流量区域(如入口、主通道)每2-4小时消毒一次,低流量区域(如角落)每日1次。
区域功能:高频接触部位(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每2小时消毒一次,公共区域(如展位区)每日至少2次。
疫情状况:疫情期间或发现病例时,消毒频次翻倍,高频接触部位每1-2小时消毒一次。
日常消毒:
开展前、后各消毒1次。
客流量较大时,每4小时消毒1次。
空气消毒:
以通风为主,每日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客流量大时,每4小时用含氯消毒剂(250-500mg/L)喷洒一次。
消毒频率:每2-4小时一次。
消毒方式:
表面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或75%酒精擦拭,重点处理门把手、扶手、按钮等。
空气消毒:每小时用紫外线消毒设备照射30分钟,或喷洒含氯消毒剂。
消毒频率:每日至少2次,根据人流情况增加至每4小时一次。
消毒方式:
表面消毒:用含氯消毒剂(250-500mg/L)擦拭展台、座椅、桌面。
空气消毒: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配合喷洒消毒剂。
消毒频率:每日1次即可。
消毒方式:
表面消毒:用含氯消毒剂(250mg/L)喷洒或擦拭地面、墙壁。
空气消毒:每日通风1次,每次30分钟。
卫生间:
消毒频率:每2小时一次,重点处理水池、马桶、门把手。
消毒方式: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擦拭表面,配合通风。
餐饮区:
消毒频率:每2小时对桌面、餐具进行消毒,使用食品级消毒剂。
消毒方式:75%酒精擦拭桌面,煮沸消毒餐具(15-30分钟)。
电梯/扶梯:
消毒频率:按钮、扶手每2小时擦拭一次。
**消毒方式****:酒精或含氯消毒剂(250mg/L)擦拭,配合每日通风。
高频接触部位:每1-2小时消毒一次。
空气消毒:每小时用紫外线消毒设备照射30分钟,或喷洒含氯消毒剂(500mg/L)。
含氯消毒剂:500-1000mg/L,用于表面和空气消毒。
紫外线消毒设备:每10平方米安装30瓦紫外线灯管1只,照射时间60分钟。
人流监测:通过人流计数器或摄像头实时监控人流密度,动态调整消毒频率。
空气质量监测:使用空气质量检测仪,确保甲醛、苯、PM2.5浓度达标。
入口处:每2小时0分钟用酒精湿巾擦拭安检设备。
主通道:每4小时喷洒含氯消毒剂(500mg/L)。
餐饮区:设置消毒站,提供免洗洗手液,每2小时对桌面进行擦拭。
电梯按钮:每2小时用酒精棉片擦拭,并贴消毒记录标签。
无灰尘、污渍、消毒剂残留。
高频接触部位(如门把手)细菌总数≤5cfu/cm²。
甲醛浓度≤0.08mg/m³,苯浓度≤0.09mg/m³,PM2.5浓度≤35μg/m³。
设备运行无异常,玻璃无划痕,金属无氧化。
展会人流密集区的消毒频率需根据人流密度、区域功能、疫情状况动态调整,核心原则是“高频接触部位高频率,低流量区域低频率”。通过科学规划与实时监测,可确保消毒效果符合卫生标准,保障参展人员健康安
上一篇:展会大型设备展区清洁注意事项?
下一篇:展台搭建残留胶痕如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