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清洗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其标准根据不同的地面材质、区域功能和污染程度而有所不同。这里为您提供一份全面、详细的地面清洗标准指南,涵盖了核心原则、不同材质的标准、操作流程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无论何种地面,都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放置“小心地滑”警示牌,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滑鞋、手套)。
及时清理:发现污渍立即处理,防止凝固或渗入地面。
从洁到污:清洗时应从较干净的区域向较脏的区域进行,避免交叉污染。
分区分色:使用分色清洁工具(如不同颜色的毛巾、地拖),防止不同区域(如卫生间、厨房、大堂)的细菌交叉污染。
正确稀释:严格按照清洁剂说明书的比例进行稀释,浓度过高可能损伤地面,过低则效果不佳。
彻底过水:使用清洁剂后,必须用清水彻底冲洗或擦拭,防止化学残留物吸附灰尘或损伤地面。
日常清洁标准:表面无灰尘、无脚印、无污渍、无水迹、光洁明亮。
清洁流程:
方法一(地拖法):将中性清洁剂按比例稀释于清水中,用平板地拖或洗地机蘸取清洁液,沿直线均匀擦拭地面。污染较重的地方可重点擦洗。
方法二(洗地机法):大面积区域使用自动洗地机,效率更高,吸干更彻底。
干式清洁:先用扫帚或静电拖清除大颗粒灰尘和杂物。
湿式清洁:
过水:更换清水,用拧干的地拖或洗地机清水箱对地面进行过水,清除清洁剂残留。
弄干:用干地拖或洗地机的吸水功能将地面彻底弄干,防止行人滑倒。
定期保养(晶面处理/打蜡):每季度或每半年进行一次。通过打磨、结晶粉处理等方式,恢复石材光泽度和耐磨性。
清洁标准:无油污、无泥沙、颜色鲜亮、保持其密封防腐特性。
清洁流程:
先用尘推或扫帚清除沙粒,防止刮伤地面。
对于普通灰尘,用清水配合地拖或洗地机清洗即可。
对于油污:使用碱性清洁剂或专用除油剂,用洗地机或地刷重点刷洗,然后彻底过水吸干。
避免使用酸性清洁剂,以免腐蚀环氧树脂表面。
注意事项:及时清理漏油,防止渗透。
清洁标准:无水痕、无变形、无划痕、保持原有色泽和质感。
清洁流程:
使用柔软的扫帚、吸尘器(地板模式)或静电拖清除灰尘。
拧干!拧干!拧干!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将浸有专用木地板清洁剂稀释液的拖布拧至完全不滴水状态后进行擦拭。
沿地板纹理方向擦拭。
清洗后立即开窗通风或开启空调,加速水分蒸发。
严禁事项:严禁使用大量水冲洗、禁止使用碱性或酸性清洁剂、禁止使用硬毛刷或钢丝球。
清洁标准:无污渍、无鞋印、防滑性能好、不变色。
清洁流程:
吸尘或干拖除去表面灰尘。
使用中性或弱碱性清洁剂稀释液进行湿拖。
对于黑脚印或顽固污渍,可使用稀释后的多功能清洁剂重点处理。
过清水并彻底吸干。
严禁事项:禁止使用强酸强碱清洁剂、禁止使用丙酮、香蕉水等溶剂,以免导致地板褪色、变硬或溶解。
日常标准:无杂物、无污渍、无潮湿感、纤维蓬松。
清洁流程:
干洗(低湿度):将干泡地毯清洁剂注入地毯,通过机器刷洗和吸水,干燥快。
湿洗(抽洗):使用专业蒸汽抽洗机,将热水和清洁剂喷入地毯深处,同时高速吸回污水。清洁更彻底,但干燥时间较长。
日常吸尘:每天使用大功率吸尘器彻底吸尘1-2次,是保持地毯清洁最关键的一步。
局部去渍:发现污渍立即用专用地毯去渍剂点对点清理,采用从外向内喷射、用毛巾按压吸附的方式。
定期深度清洗:
卫生间/淋浴间:
标准:无积水、无皂垢、无毛发、无臭味。
方法:使用酸性清洁剂(如洁厕灵)清除便渍和尿垢、皂垢。每天用刮水器清除地面积水。
厨房/餐厅后厨:
标准:无油污、无食物残渣、防滑。
方法:使用强力化油剂进行清洗,并用热水冲洗效果更佳。重点清理排水沟渠。
大堂/出入口:
标准:极高亮度、无脚印、无灰尘。
方法:增加清洁频率,大风雨天应在入口处铺设防滑地垫并及时清理。
视觉检查:目视地面无灰尘、无污渍、无杂物、无水迹。
触觉检查:用白色纸巾擦拭地面多处,纸巾应无显著污迹。对于地毯,脚感蓬松干燥。
安全性检查:地面清洗后不应过滑,尤其是硬质地面。
气味检查:空气清新,无清洁剂的刺鼻异味,也无霉味、臭味。
制定地面清洗标准时,应首先识别地面材质和区域功能,然后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工具和流程。最重要的不是追求最贵的清洁剂,而是遵循正确的流程和频率,并在清洁后彻底弄干地面,这才是实现安全、高效、持久清洁的关键。
对于商业或物业项目,建议将上述标准制成 《清洁作业指导书》 ,并对保洁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标准的统一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