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地面消毒清洗是院感防控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执行卫生规范,确保地面清洁无菌,避免交叉感染。以下是医院地面消毒清洗的标准操作流程(SOP)及关键注意事项。
消毒级别分类
普通区域(如门诊大厅、走廊、行政办公室):每日至少1-2次清洁消毒。
半污染区(如普通病房、治疗室):每日至少2-3次清洁消毒。
污染区(如感染科病房、手术室、ICU、检验科):每日至少3-4次清洁消毒,遇污染随时处理。
消毒剂选择
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适用于污染区(推荐浓度500-1000mg/L)。
季铵盐类消毒剂(如新洁尔灭):适用于普通区域(低腐蚀性)。
过氧化氢消毒剂(如双氧水):适用于手术室、ICU等高风险区域。
酒精(75%):适用于局部小面积消毒,不推荐大面积地面使用(易燃)。
清洁工具要求
分区使用:不同区域(如病房、手术室、卫生间)使用不同颜色标识的拖把、抹布,避免交叉污染。
清洁设备:推荐使用洗地机(如手推式/驾驶式洗地机)提高效率,减少人工接触污染。
一次性用品:感染高风险区域(如隔离病房)建议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或可弃式拖布。
✅ 步骤:
预处理:移除地面杂物,用扫帚或吸尘器清理灰尘、碎屑。
初次拖洗:使用清水或低浓度清洁剂(如季铵盐类)拖洗地面。
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如500mg/L 84消毒液)或医院指定消毒剂均匀喷洒或拖洗地面,保持湿润10-15分钟。
二次清洁:用清水拖洗,避免消毒剂残留。
干燥:用吸水机或干拖把吸干水分,防止滑倒。
✅ 步骤:
预处理:穿戴防护装备(口罩、手套、隔离衣),移除污染物(如血液、体液)。
污染处理:
血液/体液污染:先用吸湿材料(如纸巾)覆盖,喷洒1000mg/L含氯消毒剂,静置30分钟后清理。
呕吐物/排泄物:用专用吸附剂处理,再消毒。
机械清洗:使用洗地机配合消毒液(如1000mg/L含氯消毒剂)彻底刷洗。
终末消毒:用消毒剂湿拖,保持地面湿润至少10分钟,确保杀菌效果。
干燥:用吸水机吸干,避免湿滑。
✅ 特殊要求:
使用无尘拖把+无菌消毒液(如过氧化氢或季铵盐类)。
每日至少3次消毒,术后必须立即清洁。
地面不得有积水,防止微生物滋生。
地面类型 | 推荐清洁方式 | 消毒剂选择 | 注意事项 |
---|---|---|---|
瓷砖/大理石 | 洗地机+消毒液 | 含氯消毒剂、季铵盐 | 避免强酸强碱,防止腐蚀 |
PVC/橡胶地板 | 湿拖+消毒液 | 季铵盐、过氧化氢 | 避免油性清洁剂 |
环氧地坪 | 洗地机+中性清洁剂 | 含氯消毒剂(低浓度) | 避免硬物刮擦 |
水磨石 | 高压冲洗+消毒液 | 含氯消毒剂 | 防止渗色 |
消毒剂浓度必须准确,过高可能腐蚀地面,过低则无法杀菌。
清洁工具严格分区,避免交叉感染(如红色拖把用于污染区,蓝色用于清洁区)。
感染高风险区域(如隔离病房)应使用一次性清洁用品,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洗地机、吸水机等设备每次使用后需彻底消毒,防止二次污染。
清洁人员防护:必须穿戴口罩、手套、防护服,必要时戴护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