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箱长期运行后,内壁易附着生物膜、水垢、铁锈及有机物,仅靠高压冲洗或消毒难以彻底清除。内壁刷洗是物理清除污染物的核心步骤,需结合工具选择、力度控制及分区操作,避免损伤水箱材质的同时确保清洁效果。以下是具体操作规范:
排空与预处理:
关闭进水阀,开启排污阀排空水箱(保留5-10cm水湿润内壁,软化污渍);
若水箱底部有沉泥,先用吸污泵抽走大块淤泥(避免刷洗时泥沙飞溅污染已清洁区域)。
安全防护:
操作人员穿戴防水服、防滑鞋、橡胶手套、护目镜(防污水溅入眼睛);
切断水箱配套设备(如水泵、消毒装置)电源,悬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地下水箱需检查通风设备,确保氧气充足(避免缺氧窒息)。
工具与清洁剂选择:
普通水垢:柠檬酸溶液(5%浓度,弱酸性溶解钙镁离子);
生物膜/有机物:中性洗洁精(1:50稀释)或生物酶清洁剂(分解蛋白质);
铁锈:草酸溶液(2%浓度,需彻底冲洗避免残留)。
工具:优先软毛牙刷(φ2-3cm刷头,适合缝隙)、纳米海绵(无划痕)、塑料刮板(清理大块杂物);禁用钢丝球、百洁布(易刮伤不锈钢/玻璃钢表层)。
清洁剂:根据污渍类型选择:
核心原则:分区操作、由上至下、先软后硬(先溶解再物理刷除)。
分区标记:
将水箱内壁按高度划分为3-4个区域(如0-1.2m、1.2-2.4m、2.4m以上),或按方位(东、南、西、北)划分,避免遗漏。
由上至下刷洗:
顶部区域(人孔周边、进出水口):先用塑料刮板刮除大块杂物(如藻类团块),再用软毛刷蘸柠檬酸溶液(5%)刷洗(重点处理焊缝、螺丝孔),刷洗2-3分钟后用清水冲净(避免酸性残留腐蚀)。
中部区域(箱体主体):用纳米海绵蘸中性洗洁精水(1:50)反复擦拭,针对局部水垢(如白色斑块),可配合软毛牙刷轻刷(力度≤2kgf/cm²,避免划伤);若遇生物膜(黏滑胶状物),需延长刷洗时间至5分钟,确保膜体脱落。
底部区域(排污口附近):因长期沉积泥沙,需用塑料刷(硬毛但无金属丝)配合草酸溶液(2%)刷洗(草酸中和铁锈反应生成可溶物),刷洗后用高压水枪(30-50bar)冲洗,确保泥沙随水流排出。
顽固污渍强化处理:
对长期未清洗的老旧水箱(如铸铁水箱内壁的深褐色锈迹),需分两步:
① 预处理:用草酸溶液(3%)喷洒锈迹处,静置10分钟(软化氧化层);
② 刷洗:用软毛牙刷蘸草酸水反复刷洗(每刷2次蘸取新溶液),直至锈迹脱落;
③ 中和:用碳酸氢钠溶液(1%)擦拭(中和残留草酸,避免腐蚀),最后用清水冲净。
彻底冲洗:
用低压水枪(≤30bar)全面冲洗内壁,确保无清洁剂残留(含氯清洁剂需冲洗至余氯≤0.05mg/L);
观察排水口水质(应无可见悬浮物、浑浊物),若仍浑浊需重复刷洗。
干燥与消毒:
用干拖把或吸水机清理内壁水渍(避免微生物滋生);
若需强化杀菌,可喷洒二氧化氯溶液(100-200mg/L),静置15分钟后用清水冲净(适用于学校、医院等敏感场所)。
封闭与启用:
确认无残留工具、杂物后,关闭排污阀,恢复进水;
记录刷洗时间、清洁剂用量、操作人员,存档备查(便于后续追溯问题)。
效果验证:
感官检查:内壁应无可见污渍、水垢、生物膜,金属表面无锈迹(铸铁水箱允许轻微均匀氧化层);
水质检测:委托实验室检测浊度(≤1NTU)、菌落总数(≤100CFU/mL)、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确保达标。
常见问题处理:
刷洗后仍有异味:可能是生物膜未清除彻底(需重新刷洗生物膜高发区)或清洁剂残留(加强冲洗);
金属表面出现划痕:检查工具(是否误用钢丝球),若划痕较浅(<0.1mm),用抛光膏修复;若划痕深(>0.1mm),需更换局部板材(避免锈蚀扩散);
清洁剂腐蚀材质: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不锈钢水箱可用碳酸氢钠中和酸性腐蚀,玻璃钢水箱用清水即可),后续更换中性清洁剂。
总结:生活水箱内壁刷洗需结合材质特性、污渍类型及工具选择,通过“分区操作、温和刷除、彻底冲洗”三大步骤,在清除污染物的同时保护水箱结构。刷洗后需严格验证效果,确保水质安全,延长水箱使用寿命。
上一篇:生活水箱消毒喷洒
下一篇:生活水箱在清洗前停水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