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箱清洗后,排水清澈透明是衡量清洗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直接反映内壁污染物是否清除彻底、冲洗是否到位。清澈的排水不仅能保障水质安全,还能避免管道堵塞或二次污染。以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操作要点与验证方法: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及实际需求,清洗后排水需满足以下要求:
感官指标:无肉眼可见悬浮物、浑浊物,水体透明(浊度≤1 NTU,即“清澈如自来水”);
理化指标:悬浮物含量≤10 mg/L(避免泥沙、铁锈等颗粒残留);
微生物指标:无异臭异味(避免生物膜或有机物残留)。
排水不清澈通常由以下操作疏漏导致:
清洗不彻底:内壁残留泥沙、生物膜或锈迹(如铸铁水箱未除净氧化层);
冲洗不到位:高压水枪压力不足(<30bar)或冲洗时间过短(未覆盖所有区域);
排水速度过快:短时间内集中排水导致泥沙被冲起(形成“泥浆水”);
水箱材质问题:老旧水箱内壁腐蚀(如铸铁水箱的点蚀坑)或玻璃钢水箱纤维层脱落(释放细小纤维)。
通过“精准清洗+分层冲洗+控速排水”三步操作,可确保排水清澈透明:
分区刷洗:将水箱内壁划分为4-6个区域(按高度或方位),逐区用软毛刷+中性清洁剂(如5%柠檬酸溶液除垢、2%草酸溶液除锈)刷洗,重点处理焊缝、四角、排污口等易积污区域(确保无可见残留物)。
生物膜处理:若内壁有黏滑生物膜(胶状物),需配合塑料刮板轻刮后,用高压水枪(50-80bar)反复冲洗(直至膜体脱落)。
预冲洗(低压):清洗后先用低压水(≤30bar)全面喷洒内壁,湿润残留污渍(避免高压冲洗时泥沙飞溅)。
主冲洗(中高压):使用高压水枪(50-120bar,根据材质调整)从顶部到底部逐区冲洗:
顶部区域(人孔周边):枪头与内壁呈45°角,距离20-30cm,匀速移动(速度≤0.5m/s);
底部区域(排污口附近):枪头向下倾斜45°,重点冲洗沉积泥沙(若底部有沉泥,需先用吸污泵抽走大块淤泥,再冲洗细小颗粒)。
收尾冲洗(低压):主冲洗后,用低压水(≤30bar)再次冲洗内壁,确保无清洁剂残留(观察冲洗水无泡沫、无气味)。
分段排水:将排水分为2-3次进行,首次排水时开启1/2排污阀(控制流速≤0.5m³/min),观察排水口水质(若浑浊,暂停排水并重新冲洗);
二次排水:首次排水后,关闭排污阀静置10分钟(让内壁残留细小颗粒沉降),再开启全部排污阀排水(此时流速可提高至1m³/min);
最终检查:排水结束时,用透明容器接取最后10L水样(观察是否有悬浮物),若清澈无杂质,视为达标。
上一篇:生活水箱清洗后消毒剂残留达标
下一篇:生活水箱清洗后内壁无可见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