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箱长期使用后,内壁易附着生物膜、泥沙、铁锈及微生物,传统人工刷洗效率低且难以彻底清除。内劈高压冲洗(通过高压水枪从水箱内部喷射高压水流,利用冲击力剥离污渍)是当前高效的清洗方式,但需规范操作以避免损伤水箱或残留隐患。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
排空与断电:
关闭水箱进水阀,开启排污阀排空内部积水(保留约10-20cm水用于湿润内壁,增强冲洗效果)。
切断水箱配套的加压泵、消毒设备电源,悬挂“禁止合闸”警示牌,防止误触电。
安全防护:
操作人员穿戴防水服、防滑鞋、护目镜及橡胶手套(高压水可能喷溅)。
水箱周边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若为地下水箱,需检查通风设备,避免缺氧。
设备检查:
高压清洗机:调试压力(水箱材质为不锈钢/玻璃钢时,推荐压力50-120bar;铸铁水箱需降低至30-60bar,避免冲裂),检查高压管是否破损、枪头是否堵塞。
辅助工具:准备塑料刮板(清理大块杂物)、软毛刷(配合高压冲洗顽固污渍)、吸水机(用于排水)。
初步湿润:
用低压水(≤30bar)全面喷洒水箱内壁,软化附着的灰尘、藻类,减少高压冲洗时的飞溅。
分区冲洗:
将水箱内壁划分为4-6个区域(按高度或方位),逐区冲洗。重点针对四角、焊缝、进出水口附近(易堆积泥沙和生物膜)。
操作时,高压枪头与内壁保持10-20cm距离,呈45°角斜向冲击(避免垂直冲击导致局部磨损),匀速移动枪头(速度约0.5m/s),确保覆盖所有区域。
顽固污渍处理:
对生物膜、钙化锈迹等顽固污渍,配合软毛刷轻刷后,再用高压水(80-120bar)反复冲洗2-3次,直至无可见残留物。
底部清淤:
若水箱底部有沉泥,需先使用吸污泵抽走大块淤泥,再用高压水冲洗底部(枪头向下45°),确保泥沙随水流排出排污口。
彻底排水:
开启排污阀排空冲洗废水,观察排水口是否有杂质(若有,需重复冲洗直至排水清澈)。
干燥与消毒:
用干拖把或吸水机清理内壁残留水渍(避免微生物滋生);若水箱需快速投用,可使用食品级二氧化氯消毒剂(浓度200-300ppm)喷洒内壁,静置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
二次冲洗:
用低压清水(≤30bar)再次冲洗水箱,确保无消毒剂残留(避免影响水质)。
压力控制:
严禁超压冲洗(如压力>150bar),可能导致不锈钢水箱焊缝开裂、玻璃钢水箱纤维层剥离,造成漏水隐患。
材质适配:
检查水箱材质(查看铭牌或检测报告),铝制水箱需降低压力(≤50bar),塑料水箱(如PE)禁用高压冲洗(易变形)。
避免二次污染:
冲洗废水需通过专用管道排放至污水井,禁止直排市政管网(含泥沙、微生物可能堵塞管道)。
清洗工具(高压管、枪头)需专用,避免与其他设备混用导致交叉污染。
冲洗完成后,需进行水质检测(参考GB5749-2022),重点检测浊度(≤1NTU)、菌落总数(≤100CFU/mL)、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确保清洗效果达标。若检测不合格,需重新冲洗并排查原因(如生物膜未清除彻底、消毒不充分)。
总结:内劈高压冲洗是高效清理水箱污渍的技术,但需严格控制压力、分区操作,并做好后续消毒与检测,才能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障水质安全。
上一篇:生活水箱清洗后水质检测
下一篇:生活水箱消毒喷洒